

(IDLE 花香藝術館) Service Centre:
Owl Home (Nepal)
ArtêEco 花香生活藝術館( Hong Kong)
Innovation Design Life Education Flowers Museum (Art Education and Mindfulness Space)



愛的體驗
讓您確實地體驗真生活,真感受,將愛與關懷帶到有需要的地方,與他們接觸心靈深處.





春天花開
2012年3月31日我們一群熱心參與義務工作的專業社工及朋友合作組成,成立IDLE花香藝術館。遠赴我們曾經服務那麼遙遠而熟識的城市-四川,以關懷,友愛,互助忠誠的經營理念,推動可持續的,有價值的社會企業。


文婷婷的故事
我是文婷婷,是山區孩子,來自北川的某個山川。2008年地震讓我面臨了人生的轉折以及我自己迅速的成長.地震讓我失去保護傘,也在那段時間得到秋雯婆婆的陪伴及社會各界好心人士的幫助,感受到那份溫暖和他們無私的心.從那時起,我就在心裡暗暗的發誓:滴水之恩當涌泉想報,把這份愛與溫暖傳遞下去.


陳學剛的故事
因著高山的時候,生命中接觸一群具有一顆友愛的心,從沒有過私心,只是默默地奉獻.讓我從大山深處走了出來,把我們一群山區孩子聚到了一起.這一群友愛心的人士.他們就是枝幹,而我們就是枝幹發出的枝節.我們只有把這種友愛的情懷傳遞下去,才弋讓這棵樹枝繁盛葉,永葆生機。而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加和諧,我們人生會更有意義。


魏敏的故事
我叫魏敏是西南民族大學社工系畢業。2008年以前,一直是家裡面的淘氣包,讓家人為我生氣卻又朿手無策,我就這樣健康快樂,無憂無慮地成長。2008年,那年我讀高二,地震突然來襲。幸運地是我從廢墟裡活了出來,不幸的是從此由 "健全人"變成了"殘疾人"。我感激命運,身邊總有一群朋友給我支持和鼓勵,因著他們的愛,讓我用心愛人,用行動實施關懷。因為我體會過,在遇到困境時遇到一股力量,對正在受苦難的人來說,是多麼重要。讓我可以在石榴花健康成長自強計劃,讓愛可以傳遞。


程定昭的故事
地震後,我與父母住在帳篷,雖可一家團聚,但時時為好朋友家人遇難而難過。現時18歲的我經歷過很多愛心的朋友支持和鼓勵,也經歷數次傷痛與磨練,才能找到今天生命的意義和方向,有幸獲得李清陶藝家收納為門下的學生,可以學習陶藝,讓生命活出希望,也為了山區孩子顯出一分力量.


曹秋雯的故事
2000年社工畢業,那年立下宣言:「生命中有很多東西我們生不有帶來,死不帶去,但我們可以把自己的快樂留給世界;同時為山區的孩子,婦女和長者出一分力。」一直堅守生命宣言,曾參與南亞海嘯,四川,青海,甘肅,雲南印尼地震,台灣水災等災後支援服務,我深刻感悟道:生命中不在乎長短,只在乎永恆意義.
